创业做产品的误区

首先讲一下,这里所讲的做产品,是指做一个市场上目前几乎没有同类型的产品。这类产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不存在从竞争对手那里抢用户的情况。

偶尔看到一些功能非常完善、体验非常舒适的产品,却疑问为什么这样的产品没有用户。而创始人在推出这个产品之前,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招了不少很优秀的人,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也进行了反复的测试、完善和优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当这个产品推出的时候,却应者寥寥。由于推向市场的时候被泼了冷水,于是各种质疑的声音出来,导致这个产品无所适从,不知如何继续下去。时间一长,这个产品可能就逐渐僵尸化了。

作为一个曾经的产品经理,我感觉很多创始人会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步入一个很难察觉的误区。有时候,越负责的创始人,越容易步入这样的误区。正所谓,太认真,你就输了。

这个误区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很多人往往下意识地认为:应当把产品琢磨得尽善尽美以后再投放到市场上线。而这,就是做产品最大的误区。

一个产品,就如一个婴儿,没有尽善尽美。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一个婴儿,即使天生丽质,如果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也只能沦为平庸。所以作为家长的误区是千万不要把自己孩子独特的地方打磨了,最后变得光滑圆润,其实是平庸无长。而作为创始人也是这样,千万不要拿别人的产品特色去雕琢自己的产品,千万不要追求尽善尽美,千万不要吹毛求疵。否则,太认真,你就输了(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也想到那些在员工日常管理方面太认真的老板,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认为一个产品,首先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体现自己独特性的地方。正因为有一个定位,才能吸引到用户。不要把过多精力用在吸引用户身上,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给产品找定位上面。有了正确的定位,用户就不是大的问题。

其次,当一个产品找到正确的定位之后,要始终围绕这个定位,挖掘自己最核心的功能。把这个最核心的功能找到,实现它。不要为用户想太多,就拿这个核心功能去吸引用户。当然会有很多用户不买单,但那些为这个核心功能买单的用户就是你的铁杆用户,当然也是种子用户。

有了种子用户,就一定记住,为种子用户服务,为种子用户做产品。充分咨询,用各种方式和方法去获取这些种子用户的想法、意见和建议,为他们做产品。一定是为这些人做产品,免费无偿地满足他们。逐渐让产品丰满,同时逐渐让用户变多。总之,要让产品和用户一起成长,而不是等产品成长了再找用户。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