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谈简政放权工作对网站备案管理的意义

关于简政放权,李克强自上任以来,一直反复强调多次推动。毛泽东在延安困难时期就强调过要“精兵简政”,其实和简政放权本质上是一致的。最近为网站备案略感疲惫,其实我很质疑备案这种落后、低效而且略显封建的管理方式。各地对网站备案的管理思维都类似于以小人之心度站长之腹,从一开始就把站长作为一个有问题的角色来对待,要求站长提交各种资料进行各种保证。比如广东要求站长亲自手写保证书三份。曾经某部门一声令下,竟然让.cn域名从此不能为个人所用;然后时隔多日后再一声令下,.cn域名又可以为个人所用。在这种随意行政、朝令夕改的背景下,多数个人站长对.cn域名失去了信心,既如履薄冰也心力交瘁。

其实我们百度一下“网站/域名备案”这类话题,就可以发现广大站长存在多大的意见了。发牢骚的不仅是站长,还包括各路网络运营商。至于网站备案对于防止”谣言“维护”稳定“等起到了多大的效果,我们作为互联网用户都有切身体验。

正如李克强所强调的“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其实政府部门对网络的管理重点应放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至于备案,也不是说直接取消了事,而是要适当精简。这方面还是应当多参考国际经验,不要搞中国特色闭门造车。

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5月12日)

李克强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回顾总结两年多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政府职能转变情况,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把改革推向纵深。

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简政放权等改革虽初见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政府一些该放的权还没有放,手伸得还是太长;另一方面,已出台的简政放权措施尚未完全落实到位,“中梗阻”现象大量存在,“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完全打通。当然,“最先一公里”也存在问题。这里面既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方式不适应的原因,也有地方和部门利益在作梗。

名目繁多、无处不在的审批“当关”、证明“围城”、公章“旅行”、公文“长征”,对个人来说,耗费的是时间和精力,增添的是烦恼和无奈;对企业来说,浪费的是人力和物力,贻误的是市场机遇;对社会来说,削弱的是公平和公正,挤压的是创业创新空间,尤其是抑制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党和政府来说,影响的是形象和威信,挫伤的是人心民意。对此,如果不努力加以改变,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损害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延误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简政放权等改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既利当前又惠长远,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实现“双中高”目标,需要靠深化简政放权等改革培育新动能。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矛盾逐步凸显,到了爬坡过坎关键时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逐步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我们要善于借鉴汲取“大道至简”等优秀文化传统,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予以发扬光大,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所有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展其能、机会公平,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开辟社会进步新天地,营造团结和谐新气象,使我们的国家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关于今年的简政放权工作,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已作出全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为确保落实到位,必须突出重点、明确时限、扎实推进。

(一)再砍掉一批审批事项,切实降低就业创业创新门槛。5月底前,全面完成国务院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工作,今后不再保留这一审批类别。年底前,再取消一批“含金量”高的行政审批、投资项目核准及前置审批、资质资格许可认定、评比达标表彰等事项。清理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年底前取消200项以上,为地方放权进一步打开空间。

(二)再砍掉一批审批中介事项,切实拆除“旋转门”、“玻璃门”。要抓紧制定并公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精简中介评估事项。加快摘掉中介机构的“红顶”,与行政审批部门彻底脱钩,斩断利益链条。这里要明确,我们国家中介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空间很大,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不是要限制这个行业发展,而是要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强化服务职能,使其更好更快发展。

(三)再砍掉一批审批过程中的繁文缛节,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9月底前,国务院部门要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前置审批环节并公开时限,推行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着力解决环节多、时间长、随意性大等问题。加快建设信息共享、覆盖全国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6月底前实现部门间“横向联通”,年底前实现中央和地方“纵向贯通”。

(四)再砍掉一批企业登记注册和办事的关卡,切实清除创业创新路障。继续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年内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这是对能否破除部门利益的一个重要检验。我到地方去调研,有的已实现了“三号”变“一码”,但是只能在当地实施,其他地方还不认,遇到不少困难。要尽快在全国实现“一照一码”,推动全国市场实现统一公开透明和公平竞争。继续创新优化登记方式,实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必要的后置办证事项。要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努力使新增企业数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新企业活跃度不断提高,为稳增长、保就业奠定基础。

(五)再砍掉一批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收费必须规范。去年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定向调控措施,包括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减税、定向降准、不对称降息等,向市场发出了积极信号,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有效的。但是如果各种收费减不下来,其它措施就是再多,也会被冲减甚至抵消掉。5月底前,要对收费专项清理规范工作作出部署。年底前,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且未按规定批准、越权设立的收费基金项目,一律取消。擅自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的,一律停止执行。属于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一般性管理职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政府性基金,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审批中介收费,一律取消。超过服务成本的收费和有较大结余的基金,一律降低征收标准。

政府在减权放权的同时,要以刚性的制度来管权限权,厉行法治,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坚持职权法定原则,加快建立“三个清单”,划定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权责边界。以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能做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以责任清单明确政府该怎么管市场,“法定职责必须为”;以负面清单明确对企业的约束有哪些,“法无禁止即可为”。通过建立“三个清单”,依法管好“看得见的手”,用好“看不见的手”,挡住“寻租的黑手”。今年,要基本完成省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的公布,研究推行国务院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并开展试点。

 


Posted

in

by